回到首頁Home

初心與關懷

台灣大學畢業後的三十年間(1986年~2016年),我從化學轉到企業管理的領域,並且在美國取得財務管理的博士學位。回台灣在東吳大學教書十四年後,選擇離開學校的教職。

我至今沒有宗教的信仰,往後的人生使命呢?竟然是要傳達我提倡的「活茶道」!這種種「捨中求生」的歷程裡,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而轉變呢?

以下從「初心、關懷」的角度,透過「關心人」、「助人的身」、「救人的心」、「唯物與唯心思想的統合」等四項主題,簡要回顧大學畢業後的三十年人生。

關心人

我在一九八二年到台灣大學的化學系就讀,念了一學期的書以後,內心最大的感觸有兩項。

首先,我看到了太多優秀的學長與同學,也越來越覺得,自己實在是個渺小而又微不足道的人。因此,我決定不要過個爭名奪利的一生,而是選擇率性而為的快樂活著。

接著,我發現自己比較關心人,而不是想從化學知識的熟悉,從物質的性質、組成、結構,以及變化,去瞭解自然的幻化之美。

「關心人」這三個字,就是我大學畢業後,到美國波士頓大學念企業管理博士的初心。



助人的身

一九九四年通過博士班的資格考後,選擇論文的題目時,我不挑選畢業後很有「錢途」的研究方向,而是從財務經濟的角度,提出一個國家的全民年金計畫。這個選擇跟關心人的初心有什麼關係呢?

還記得:儒家的《禮記‧禮運大同篇》裡,孔子描述了大同世界的美好。這個世界是「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」的理想世界。

我的想法是:要落實儒家的淑世情懷,必須要有極為完善的「數字管理」,這也正是儒家成為華人主流思想的兩千年歷史中,知識份子非常欠缺的能力。

我們以社會福利制度中,很重要的全民年金計畫為例。全民年金計畫的提供,是讓年長者之退休生活,能有基本的金錢保障。這個計畫該有的兩大目標,首先是做到「同一世代之人」的財富重分配,也就是在富人能接受的前提下,將富人的財富用來照顧貧苦無依的年長者。接著,這個計畫也要維持「世代之間的正義」,也就是不能討好現在有投票權的年長者,卻讓子孫去承擔負債。

我們要如何達到以上的兩大目標呢?人口統計變項的預測、經濟發展的預測、利率及通貨膨脹率的預期、年金費率的提撥公式、退休基金的有效管理、年金的給付方式,凡此種種都牽涉到龐大的數字管理啊!

救人的心

兩千年學成歸國後,在東吳大學教書的過程中,看到台灣政治的紛紛擾擾,教育改革的失敗,人們內心的不滿與日俱增。我常思考:就算是儒家的大同世界達到了,也就是鰥、寡、孤、獨、廢、疾者皆有所養時,人會快樂的活著嗎?

人的錢若是夠用、生命也因為醫療的改善而延年益壽,可是物質及肉體的需求達到滿足後,換來的是內心痛苦的增加與延長時,人這一生的努力有何意義?金錢與快樂相比時,到底孰輕、孰重呢?

我認為:對絕大多數人來說,「快樂」才是內心最想要的利。但是,重視功利、強調效率的唯物思想,在現代大學的系所中,大行其道。相對來說,專注於內心自在與快樂的唯心思想,却不受到正規教育系統的重視。



因此,正規教育之唯物思想產生的弊病,造成唯心思想的提倡,在今天有其存在的時空意義與必要性。但是,對於從小到大都接受唯物思想的人,我們直接談唯心思想好嗎?他們能夠心悅誠服的認同與接受嗎?

我們能不能在:(1)不造神、(2)不崇拜偶像、(3)不講怪力亂神、(4)不提倡清規戒律、(5)不談論人死後要去的世界等大前提之下,將唯心與唯物的思想統合在一起呢?

我從二零零七年開始,放棄了做學術研究去升等的機會,而是用五年半的時間,撰寫《生活茶》、《活茶經》、《活茶禪》與《活茶道》等四本書。這些書在「以茶為本」的基礎下,統合了唯心與唯物的思想,讓人在吃、喝、玩、樂的過程中,內心因此而越來越快樂。

唯物與唯心思想的統合

《生活茶》是活茶道的入門書,這本書從唯物及唯心的觀點,說明「茶」的美好與善良。《活茶經》是活茶道的進階書,也是「唯心為體、唯物為用」之雙管齊下的方法運用。

更為詳細的說:唯物方法的運用中,《活茶經》透過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實驗設計,讓人在「用心喝茶」的過程裡,內心觀照到水的水性、鐵壺的鐵性、茶壺的泥性,以及茶葉的茶性。

人要如何提昇觀照的能力呢?關鍵是在「心定」這兩個字。因此,《活茶禪》的核心,是《金剛經》與《六祖壇經》的經文解說,《活茶道》則以《道德經》與《南華經》的經文詮釋為基礎。這兩本書將「茶」與禪學、道家思想緊密的連結,提升人的觀照能力,並且在科學實驗的不斷試煉後,讓人達到「心即是物、物也是心、心物合一、物我兩忘」的悟道境界。

總結來說,「敬天愛人」為中心思想的活茶道,基本的主張是「唯心為體,唯物為用」,也就是以中國道家之「老莊的唯心思想」為本,輔以西方之自然及社會科學的唯物思想為用。我要傳達古往今來之悟道者的信念,希望人們因此而活得越來越有品味、越來越快樂。

回顧大學畢業三十年之間的心路歷程,簡單的說:就是我從關心人的初心開始,最後演變成對全人類的終極關懷吧!

關連文章:
東方茶文化的第三次跳躍
我要訂購 回到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