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Home

鈴木大拙及印順的活茶評

上世紀在禪學思想的推廣中,有兩位著名的學者,分別是日本的鈴木大拙(1870年~1966年),以及台灣的印順(1906年~2005年)。這兩位先進都是虔誠的佛教徒,他們除了將外求名利的世俗心放下,也為了宣揚佛法而著作等身。

在此以《活茶禪》的著作為例,簡要比較這兩位學者與我在思想方面的基本差異後,提供讀者思考的大方向。

首先,就《活茶禪》的內容來看:本書的各章標題,除了第一章〈茶禪一味〉的總論外,包含:〈敬天愛人〉、〈眾生平等〉、〈人身難得〉、〈慈悲喜捨〉、〈明心見性〉、〈三輪體空〉,以及〈眾善奉行〉等七章。這些觀念的核心為「愛」與「道法自然」,本質上來說,也是老子(?~前470年)、莊子(前369年~前286年),以及慧能(638年~713年)的思想核心。

我們用「直覺求善」的方式來思考上述主題。首先,「敬天愛人」強調愛。因為「眾生平等」,所以愛人與愛護自然時,不可有差別心。人內心深切地體認到自己「存在的難得」,就會好好地珍惜有限人生,並且將自身的價值發揮到最大。「慈悲心」的本質是愛。人會樂於「眾善奉行」時,正是愛心推廣的極致表現!

再從「道法自然」的角度來看,〈明心見性〉與〈三輪體空〉這兩章,是與老子所說之「上善若水」的觀念相同。老子認為:「水」利益眾生的同時又非常謙卑,這是「自然」的最好代表。我們將這個觀念予以延伸,人透過此生修行而悟道時,內心達到「天人合一」的理想境界,也就反璞歸真並與自然同在。能與自然同在的人,當然會「敬天」,也會像至善的水一般,做到利益眾生且不居功,這正是「大愛」的具體表現!

因此,「愛」與「道法自然」的兩個觀念看似不同,但就本質上來說,是互為交融的「共通」想法,都代表著「至善」,也是老子、莊子、慧能,以及《活茶禪》的思想核心。

續讀以下~~
鈴木大拙的活茶評

印順的活茶評

回到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