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Home

華人的民族自信心

《道德經》第三十八章的經文中,老子(?~前470年)說:「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夫『禮』者,忠信之薄而亂之始。前識者,道之華而愚之始。」

老子認為:人與人間的交往若是過於重視「禮」,則會缺乏忠誠信實與互相體諒,這種社會的人心漂浮不定,要不動亂也很罕見。對於那些提倡外顯的「禮」,卻忽視推動「道德思想」的人來說,他們只看到了道的外顯之"花",卻是自作聰明的愚蠢啊!

我們根據老子的上述經文,比較抹茶道和活茶道後,可以得到以下的對比:
teachart

德禮之分

首先,從「德」與「禮」的分別來看。日本抹茶道的傳世代表作,是千利休(1522年~1591年)的《南方錄》。並且,利休認為前五卷的內容,就足以代表他的茶道思想,這五卷占全書「百分之九十」的篇幅,全部都是談「茶禮」,強調「形式」的重要。

進一步地來看,就算是日本茶人常說的「四規、七則」呢?活茶一針見血地說:「『規則』就是『禮』,也是老子說的『亂之源』及『愚之始』!」例如:四規中的「和」與「敬」。「和」代表人與人間的和睦相處。「敬」為主客間的互相尊敬。再舉七則中的兩例:參加茶會要守時早到,以及雨天為客人備好雨傘。我請問你:這四件事不是「禮」,還會是什麼?

相對於日本的抹茶道,「活茶道」的解說包含《生活茶》、《活茶經》、《活茶禪》與《活茶道》。這四本書總計四十五萬字的內容,都不談「茶禮」,而是環繞著老子證悟到的那個信念,侃侃而談。

因此,從「德」與「禮」的分別來看時,活茶評論說:「日本的抹茶道是『重禮輕德』,活茶道是『重德輕禮』。」

名實之分

我們接著從「名」與「實」的分別來看,你參加抹茶道的茶會,或是學習抹茶道時,絕大部份的心力,是關注在「泡茶動作、茶席布置」等「茶藝」,你曾經看到茶會主人在「講經說法」的引導大家嗎?應該沒有吧!

相對來說,在「活茶道」的茶會中,茶會主人絕不能當個「泡茶的人形機器」,而是要用「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」,解說《道德經》與《南華經》的經文,引導與會茶人的內心,讓大家用放下的心,好好地喝一杯茶!

由此可知,從「名」與「實」的分別來看時,活茶評論說:「日本的抹茶道是『重藝輕道』,『只有道之名,卻沒有道之實』的名實不符。相對來說,活茶道是『茶以載道』之名、實兼具的推動道家思想!」

我們都知道:全世界的「茶」是來自於中國,道家的老子與莊子思想呢?不但源自於古老的中國,也是最被西洋知識份子肯定的中華文化。並且,人類文明發展後的最終呈現,是透過「吃、喝、玩、樂」來顯示一國之人的生活品味。

因此,我真心的期盼,茶與道結合後的「活茶道」,能為華人找回內心的自在與快樂,以及失去已久的民族自信心!

延伸閱讀:
實事求是的活茶道
活茶道是華人提出的正統茶道

回到首頁
我要訂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