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Home

《活茶經》十問

「活茶道」的進階書是《活茶經》,本書已經寄給台灣二十二縣市的公立圖書館。這次的活動是邀請大家到圖書館閱讀免費的《活茶經》,出發之前請先確認圖書館的地址,以及書籍是否可供閱覽?

為了增加這次活動的趣味,我在這裡請教大家十個問題。這些問題的深度都很夠,相關的答案提示也附在每題的最後,例如:問題一的(1-4),代表《活茶經》第一章的第四節。

問題一:《活茶經》提出由簡入繁的科學實驗方法,讓人從內心體會到水的水性、鐵壺的鐵性、茶壺的泥性、茶葉的茶性,以及人的本然自性。請概略說明這五種「見性」的修行方法。(1-4)

問題二:日本茶道的煮水器是以鐵釜及鐵壺為主,且鐵釜的重要性遠高於鐵壺。江戶時代所做的傳世鐵壺裡,大西清與名越等家族之釜師的鐵壺級數才最高,請說明原因?(3-1)

問題三:陸羽及活茶認為:根據茶性「儉樸」的觀點來評鑑煮水器時,鐵的材質優於金與銀!但是從另方面來說,外觀並不顯眼的銀壺,有時也會符合茶的「儉、寒、保健」等三本性,然後達到活茶道的基本要求。請舉例說明。(3-3)

問題四:請問實驗採用山泉水、自來水與過濾水等水源時,茶人要如何才能區別這三種水的「水性」?(4-2)

問題五:明治末期之龍文堂七代安之介的鐵壺,與昭和初期之二代藏六的鐵壺相比較時,請問鐵壺的「鐵性」要如何見到?(4-3)

問題六:活茶說:「宜興紫砂廠在一九六零年代生產的兩杯標準壺,容量雖然只有四十五毫升,卻是『標準壺裡的標準壺』!」為什麼?(5-2)

問題七:宜興紫砂廠的茶壺裡,紅泥、紫砂、綠泥、段泥,以及黑鐵等五種泥料的「泥性」都不相同,應如何透過科學實驗的方法來從內心體會呢?(6-4)

問題八:請問要如何運用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,讓人從「用心喝茶」的過程裡,最後見到大紅袍岩茶的「茶性」?(6-4)

問題九:活茶提倡的「活花道」,是為了讓人明心見性地悟道。因此,活花道的"花"不是眼睛看到的花朵,而是內在的「心花」!請問人的心花要如何才能打開?(7-4)

問題十:「生活茶會」是活茶道、活花道、草書道,以及活香道的綜合運用。因為是推動老子與莊子的道家思想,所以不重視茶席的布置,也沒有泡茶動作或規則等外顯的行為規範,請問生活茶會要如何進行才恰當?(8-4)

回到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