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Home

我是孩子王

小時候在住家附近的玩伴,常以我馬首是瞻,所以我媽會用閩南語叫我「囝仔頭王」,就是國語之「孩子王」的意思。想不到經過四十年後,我又變成了孩子王!

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感到納悶,覺得我是不是"老番顛"了?這世界會有四十八歲的孩子王嗎?

讓我從老子(?~前470年)的觀點,慢慢的解釋給你聽吧。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九章的經文中,老子說:「聖人在天下,歙歙為天下渾其心,百姓皆注其耳目,聖人皆孩之。」

這是什麼意思呢?

《道德經》提到「聖人」及「聖王」這兩個名詞。一般人認為聖王是傳說時代(約前2700年~前2200年)的堯、舜、禹、湯,然後從此衍生出老子的政治觀點,這是通俗的解釋方法。

我們若用體貼之悲心,設身處地的以老子立場思考時,將名利放下後,懂得從平凡生活中,發掘生命美好的老子,是有著「積極而又務實」的人生觀。

那麼從「悲」心而衍生的另類思考,又是什麼解釋呢?是將聖人翻譯成「悟道者」,聖王轉譯為「留下思想的悟道者」,則《道德經》的許多經文,就因此迎刃而解,躍然紙上,並且栩栩如生。

原來,悟道的達摩(?~536年),正是老子認為的聖人。悟道而留下《六祖壇經》的慧能(638年~713年),一直都是聖王!

原來,你不用再東張西望、左顧右盼了,在「心之國」的世界裡,你求道的心若是不退轉,是可能成為聖人及聖王啊!!

老子說的「聖人皆孩之」,是代表悟道者自以為高高在上,所以認為其他人是乳臭未乾的小孩嗎?當然不是!

對悟道者來說,他必然體認到:「人的成就,是來自於百分之一的努力,以及百分之九十九的因緣」。是因緣成就了自己,所以不會有貢高我慢的差別心。

悟道者是用平等心在看人,他的內心沒有富、貴、貧、庸、男、女、老、少的差別。為什麼呢?因為所有人的內心,都是保有本然的赤子之心啊!

「悟道者是反璞歸真的孩子」,因為他證悟了本來自性,所以在他的眼中,人人跟他一樣,也都是孩子!!

是這個原因,所以《新約聖經》的〈馬太福音第十八章〉中,耶穌(前2年~29年)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」

是這個原因,佛陀(前623年~前543年)悟道時說:「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。佛性本在你我內心,往生極樂世界的必要條件,就是悟道。

最後,也正是這個原因,我會告訴你:「我在四十五歲悟道後,就變成了名符其實的孩子王!」

回到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