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Home

統合唯物思想與唯心思想的方法

馮桂芬於1861年提出「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」的主張下,是以中國的「倫常名教」為本,輔以西方的富強之術。

清朝末年採用這個主張的「洋務運動」,經歷中法戰爭、中日甲午戰爭等慘痛的教訓、割地、賠款後,證明西方人的企業管理學、法律學等知識,在規範人群的行為方面,遠比儒家思想來得更有效率!

事隔154年後,我於2015年提出「唯心為體,唯物為用」的主張,也就是以中國道家之「老莊的唯心思想」為本,輔以西方之自然及社會科學的唯物思想為用。
唯物觀點在現代大學的系所中,大行其道。相對來說,唯心思想就不受到正規教育系統的重視。現代科技文明的高度發展之下,人在工作承受到的壓力,也因分工而與日俱增。並且,在快節奏、速食式,以及物欲橫流的空洞生活中,人們內心的苦悶、焦慮也持續的增加。

因此,正規教育之唯物思想產生的弊病,造成唯心思想的提倡,在今天有其存在的時空意義與必要性。但是,對於從小到大都接受唯物思想的人,我們直接談唯心思想好嗎?他們能夠心悅誠服的認同與接受嗎?

我們能不能在:(1)不造神、(2)不崇拜偶像、(3)不講怪力亂神、(4)不提倡清規戒律、(5)不談論人死後要去的世界等大前提之下,將唯心與唯物的思想統合在一起呢?
《生活茶》是活茶道的入門書,這本書分別從唯物及唯心的觀點,說明茶的美好與善良。《活茶經》是活茶道的進階書,也是「唯心為體、唯物為用」之雙管齊下的方法運用。

更為詳細的說:《活茶經》以老子及莊子的唯心思想為本體,透過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唯物方法運用,讓人在「用心喝茶」的過程中,觀照到水的水性、鐵壺的鐵性、茶壺的泥性、茶葉的茶性,最終達到「心即是物、物也是心、心物合一、物我兩忘」的悟道境界!

關連文章:
茶的唯心思想與唯物思想
我要訂購 回到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