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Home

經書的「見性」

活茶的《活茶經》,和老子《道德經》、莊子《南華經》、佛陀《金剛經》,以及耶穌的《新約聖經》相同,都屬於「見性經書」。請問見性經書的「性」是什麼?

活茶說:性(spirits)對人來說,是《三字經》的經文裡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的性,也可看成是人的「心靈」。

看過「阿凡達(Avatar)」這部電影嗎?那個星球裡的「樹」,有著樹的心靈(spirits)。樹的心靈除了彼此相連之外,也能與星球上的其他生命(包含人、動物)進行溝通。

《道德經》第八章的老子說:「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!」因此,懂得「師法自然」的老子,認為水有「水性」。《生活茶》第四章〈喝茶有益〉裡,活茶延續老子的論點,然後接著說:「至善若茶」,所以茶有「茶性」!

佛陀認為:「人的可貴處在於『意』」。這項觀點從《南華經、齊物論》的「莊周夢蝶」故事中,莊子強調人與眾生在「性(spirits)」的基本差異,是人的意念可以不斷提升,最後做到「與物同化」的天人合一。為什麼會這麼說呢?因為人悟了道以後,可以達到「人即是水、是蝶、也是茶」的「物我兩忘」境界啊!

這也正是《活茶經》這本書裡,活茶提出現代科學的實驗方法,使人學習見到水的「水性」、茶壺的「泥性」、鐵壺的「鐵性」,以及茶葉之「茶性」的原因。這種「吃、喝、玩、樂的見性過程」,是道家「與物同化」觀念的務實運用,也是學習「活茶道」的重心所在!

「活茶道」的說明,包含《生活茶》、《活茶經》、《活茶禪》與《活茶道》等四本書,一共三百項主題,四十五萬字的內容。這四本書都沒有提倡時下流行的茶禮、茶藝、技巧、規則、戒律,以及茶會布置等外顯之相,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呢?

活茶說:「《道德經》、《南華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六祖壇經》,以及《新約聖經》裡,你有看到任何的『外顯之相』嗎?若是這些『見性經書』中,都沒有外顯之相,那麼以『道』為名的活茶道,當然不能掛羊頭卻在賣狗肉,所以活茶就不提這些『是非與相對的小知』了!」

《生活茶》第三章的〈茶之文化〉裡,活茶評論「東方茶文化的三次跳躍(jumps)」。為什麼「活茶道」的提出,是繼千年前之中國唐朝的陸羽、四百年前之日本千利休後,「第三次」的茶文化跳躍呢?

因為這次的文化跳躍,是確確實實地將老子與莊子的道家思想,運用在「喝茶」這麼件看似毫不起眼的"小事"!

活茶透過「用心喝茶的提倡」,來推動老子、莊子、佛陀、慧能,以及耶穌等悟道者的思想。活茶道是要用來「救所有人的心」,使人不再如沸水青蛙般,在妄想執著的悲苦中,逐漸地走向死亡。


因此,當活茶說《活茶經》是一本見性經書時,你現在知道「性(spirits)」是什麼了嗎?

回到首頁